第四七五节 民族风情蓝印花布-《他从末世来》


    第(3/3)页

    乌镇民居的窗户,很多都是明清时代特有的蛎壳窗,即窗户是用牡蛎壳封制而成。这种半透明的蛎壳窗,具有防火防风等优良性能。一些大户人家大门甚至是用砖粉和糯米汁胶合起来的,不仅牢固而且防火,几百年到现在还完好……

    在集贤坊旁有個乌青水龙会,其实就是东栅的消防局。由于镇内多为木结构建筑物,一家失火往往殃及整个街道、村镇。因此。乌镇自建造开始即重防火。

    在古建筑的上部,可以看到突兀的砖墙高出屋面,沿着房屋的斜坡面增高,而绝无门窗洞口,当地称为观音兜,不仅能有效隔断火灾蔓延,又可挡风,形似五岳朝天,左右对称,高峻险美,其优美的曲线为古镇更添魅力,完美将功能和艺术集为一体。

    诸多措施之外,更为难得的是,居民甚有防消结合的超前意识,乌青二镇各坊自集经费,人员志愿参加,建立分工明确的组织,这就是乌青水龙会。水龙会是安置水龙之处,分工则有龙头、传锣、抬龙、担水等等,平时各自从业,遇灾即奔龙所,各司其职,出动扑救。

    在龙所内置备各式水龙和灭火器具,今天的乌青水龙会大门紧闭,游客只能在栅栏外面见识一下里面古老的救火工具。

    ……

    江南古镇的民居都是沿河,沿溪而建。临水的一侧,往往用一些木柱或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人称水阁,这就是所谓的人家尽枕河。

    乌镇至今保存着小桥、流水、人家诗样的格局,镇上的民居基本都是榜河筑屋、临水建阁。民居的一部分延伸至河面,屋楼的下方用木桩或石柱深入河床深处,起着支撑作用,另一半则建于临街,因此人们称之谓水阁。

    颜沉鱼娇柔的推出一扇窗棂,便能欣赏那波碧绿的湖水,想着从前这户人家开出家门,又能营商待客。这确是乌镇的独特奇观,乌镇的居民就这样世代临水而居、依水嬉戏,真可谓人家尽枕河,好一幅江南水乡风情画!

    安初遇摸着哈士奇爵爷的狗头,牵着云落的手,有意无意的站在颜沉鱼身边。倒是香初纯子,静美乖顺的不说话,只是一双明眸很有趣的眨啊眨的。

    临水的住房,伸出几条腿立足于流水之中,看着几扇小窗,思绪仿佛回到了过去。站在石桥上看着流水,几只游船在河水里蕩悠悠地摇来,欸乃一声,钻过桥洞,又随流慢慢地离去。一位船娘扶着橹摇呀摇,摇呀摇,唱出一支糯糯的船歌,有几分诗情画意,清丽悦目。

    ps:【霸下铁军第一神将,第一盟主,天地之中唯我独尊!三天十五更之第十四更!】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