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四五节 第一次甜吻-《他从末世来》


    第(2/3)页

    超过r300,可以免费品尝4种。云落先尝了2种,一红一白,味道不是很喜欢,纳兰涩琪喜欢甜一点的口味,工作人员另给了一种白葡萄酒让纳兰涩琪和云落尝,虽然纳兰涩琪想买红酒,但瞬时喜欢上了那瓶白葡萄的口味,r155,品酒的钱免了。

    午饭的后选地有两个,“moyo”和“thegalley”,虽然这两个都是旅行团光顾的餐厅,但都被网友推荐过,“moyo”在开普敦及附近地区有4家,云落事先在官网预定了stellenbosch的分店,因为那里有树屋的座位,比较有特色。

    午餐是buffet,r195/人;“thegalley”座落在fishhoek(路线图中的“c”)的海边,以龙虾为主打,最贵的套餐要四百多兰特一份;权衡了一下,还是挡不住海鲜的诱惑,选择了后者。

    为了找到这家餐厅,着实花费了不少功夫,因为它藏在一个收费海滩区域,没有具体地址,询问了好几个当地人才找到。

    餐厅里除了来海边游玩的老外,还有两、三个大陆和香江市的团队,事先已在网上研究过餐单,要了2个最大的套餐,上菜后,的确把纳兰涩琪和云落三个吓到了,量真的很大,3个人吃2个套餐都有点多。

    但味道有点失望,龙虾远不及在网上看到的别人发的照片里拍的大,纳兰涩琪也不喜欢油炸的烹饪方法,唯一满足的就是三个人都吃撑了,还打包了许多。

    离开fishhoek也意味着首站开普敦的行程结束,向franschhoek(路线图中的“d”)驶去,一路的风光是“花园大道”的序曲。

    1688年,176名法国huguenot教徒为逃避宗教迫害来到这个小镇,不久荷兰殖民政府将这里命名为“lecoinfrangais”,再后来才更名为“franschhoek”,都是指“法国角”。迁入的避难者们带来了法国的葡萄种、酿酒术、建筑和生活方式。

    建立起了自己的农庄,同时为这些农庄起了法国名字,大部分第一批建造的农庄仍被保留至今,延续着家族的酿酒产业,家族的姓就是酒的品牌,所以这里大部分的酒拥有的都是法国名字。

    而那些农庄也几乎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动人故事,在镇中心的博物馆里能了解到更多的故事,可惜小周送云落到那时,博物馆已经关门了,只能在外面溜达了一圈,颇有“百草园”的味道。

    预定的guestcottage叫“lagaliniere”,是个小小的葡萄园酒庄,名字很法式,但老板是个英国人,几年前买下了这个酒庄改建成家庭旅馆,离镇中心有点小距离,老板说是1公里,所以小周送纳兰涩琪和云落到博物馆后。

    就回开普敦了。云落和annie、joe一路往回闲逛,道路两边有好几家非常漂亮的餐厅,传说中的米其林估计就是其中之一,可惜今天是周日,很多餐厅都不营业。

    在冰淇淋店门口,annie和joe向当地人打听了附近比较好的餐厅,在得到答案后,他们决定去那里吃晚饭,云落独自回去。小周说这个镇的治安还可以,但还是再三嘱咐天黑前一定要回到旅馆,眼看着夕阳西下。

    云落又是独自一人,不禁加快了脚步,可总觉得这1公里好长,离镇中心越来越远,路上也越来越荒凉,除了马路对面偶尔有几个黑人经过,几乎可以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来形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