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一四节 纯美-《他从末世来》
第(2/3)页
博物馆的院子里除了一些残缺的石雕,还有一座代表阿迈诺菲斯二世(amenphisii)的人面狮身像。高4公尺,也是由一整块80吨重的岩石雕刻而成。
埃及是尼罗河的孩子。母亲尼罗河不仅孕育、哺育了他,还承载了他所有的文明。今天的尼罗河上,除了金字塔、神庙、巨像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石头记,已经变得更加柔美多姿起来。香歌艳舞、明月弯钩。
来到埃及,来到尼罗河,大都会观看游船上的肚皮舞。一般来说这个项目都是夜游尼罗河。伴着欢快的乐曲,品着船上的美食、欣赏着充满异域风情的肚皮舞。还可以登上夹板,吹吹河风,夜色下的开罗不再显得那么破旧。
高楼林立的灯光和头顶那弯明月,像是尼罗河上的水印。一起记录着埃及的每一个夜晚。
埃及并非只有伊斯兰教,而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并存的国家,并且埃及人都相信,信仰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都是兄弟,应该相互包容,相亲相爱。所以,这两个教在埃及一直合平共处,相融相生。教堂多集中在开罗的,而清真寺真是遍布全城。
开罗有“千塔古城”的称号,因为全市现有八百多座清真寺建于不同时期和年代。开罗市内有许多闻名于伊斯兰界的古老大清真寺。
如阿米尔清真寺、艾资哈尔清真、赛义德赞纳博清真寺、侯赛因清真寺、苏丹哈桑清真寺、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等等,开罗整个城市就是一座名符其实的伊斯兰博物院。
去过教堂,可从没进过清真寺,所以对于第一次进清真寺的纳兰涩琪还是蛮兴奋的,虽然天气热得要死,下了大巴车就像进了烤箱,并且作为外来的女性,进清真寺还必须要裹上一件像幽灵似的大绿袍。
阿米尔清真寺建于公元642年,纳兰涩琪和云落去的时候正好不是礼拜时间,里面空荡荡的,零散有一些穆斯林在听阿訇讲经。红色图案的地毯、圆形的拱柱、素朴的吊灯和吊扇,真的给人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
大家围坐在导游苏海身边听他讲解穆斯林的宗教习俗。每一位穆斯林,不分男女,每天都必须按时作五次礼拜,周五是埃及的公休日,下午的时候大家都要到清真寺来做礼拜,男女会分不同的区域。虔诚的苏海在给大家讲完后便在认真的做起礼拜来。
看完教堂、清真寺,汗哈利利市场是纳兰涩琪这次在埃及的最后一站。汗哈利利也位于开罗的,由分布在几十条小街巷的几千家个体小店组成,据说许多店铺可以追溯到公元14世纪,因为这地方原是法特梅三朝后裔的墓地。
公元14世纪,当时的埃及统治者汗哈利利,以法特梅是叛教者无权建墓地为由下令拆毁墓地,并出资在此建起一个市场。如今,汗哈利利市场已成为开罗古老文化和东方伊斯兰色彩的象征,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必须前来逛上一逛。
汗哈利市场道路狭窄,街道两旁挤满了小店铺,各家的小贩都殷切地向你兜售自家的首饰、铜盘、石雕、香料、莎草画或者各式玲琅满目的埃及传统手工艺品,当然现在已经并非手工了,那感觉像极了老的大栅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