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节 周公与召伯-《我的国学梦我的中国梦》


    第(2/3)页

    柴草丛丛错杂生,用刀割取那萎蒿。姑娘就要嫁给我,赶快喂饱小马驹。

    汉江滔滔宽又广,让我不能渡过江。江水悠悠长又长,乘筏渡过也无望。

    《汝坟》:没有你,我一人承受不来

    思念和哀怨就像缕缕的青丝,总是缠绕在女子的心头。在高高的汝河大堤上,这位凄苦的女子,正手执斧头砍伐着山丘里的树枝。妇女的每一斧头,都用尽了全力,可是粗壮的树枝却依旧傲然地挺在那里。采樵伐薪,不是男人应该担负的劳动吗?为什么却让应该在家织作的妻子来承担呢?

    原来,她的丈夫已经外出服役很久了,男人不在家,这维持生计的重担,妻子不扛,谁又会来扛呢?如果她不去干,就会被活活地饿死。在生存面前,柔弱的妻子也不柔弱了,自己的男人不但不在身边呵护,而且还要每天从事这么繁重的劳作。孤苦无依,忍饥挨饿,大清早就要撑着虚弱的身子去砍柴。凄凉的秋风吹得她衣衫飘飘,大堤上传来一阵阵铿铿之声,是可怜还是心酸?

    就这样,又过了一年,被砍伐后的树枝也长出了新的枝条,秋往春来虽然只是一个年头,但对于这位女子来说,就不只是用时间可以衡量的了。忧愁悲苦在每个日夜中蔓延,期望慢慢地变成了绝望。女子背着柴,低着头往回走着,她都快没有力气去想自己这个样子还能坚持多久了。

    可是她突然抬起了头,她竟然看到自己的丈夫回来了,这不是幻想,是真的!此时,她的心情应该是怎样的?一个本应该用来疼爱,在家里轻巧纺织的女子,却承受了这么多。她终于见到了自己的男人,她的感情终于可以得到宣泄了。

    人,经历了苦难才懂得什么是幸福。丈夫回来了,家里的一切都有了希望,女人的内心也舒展开来。她感觉现在很幸福,但同时恐惧又慢慢地在心中蔓延开来,她害怕丈夫再次离开。妻子哭着对丈夫说:我一个人在家里辛苦地做家务,夫君在外服劳役,王室的劳役政策又不能使我们相见;现在你回来了,我更加害怕了,我怕你还会离开我;王命再重要,可我怎么办?家里的老人怎么办?

    这是妻子发自内心的表达:

    沿着汝河大堤走,采伐山楸那枝条。还没见到我夫君,忧如忍饥在清早。

    沿着汝河大堤走,采伐山楸那余枝。终于见到我夫君,请莫再将我远弃。

    鳊鱼尾巴色赤红,王室事务急如火。虽然有事急如火,父母穷困谁养活!

    《麟之趾》:仁厚公子赞美你

    鲁哀公十四年,一个鲁国人去西郊打猎的时候,捕获了一只麒麟,但是猎人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于是他拿着猎物来向孔子请教,孔子见了之后,惊呼道:这是麒麟呀!猎人捕获麒麟的这件事情,对孔子的刺激很大。当时,孔子正在编写《春秋》,他认为麒麟是仁兽,太平盛世的时候才会出现,现在不是太平盛世,非其时出现而且又被捕获,因此孔子的心情变得极度感伤。于是在他写下“西狩获麟”这四个字以后,就不再往下写了。这就是传说中的孔子写《春秋》,而绝笔于获麟的故事。

    麒麟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传统神兽,它性情温和,传说能活到两千年。有时也会用麒麟来比喻才能杰出、德才兼备的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