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同时要说的是,之所以姜星火之前说华夏的天文学更像是社会科学而不是自然科学。 那便是不仅仅是皇权塑造了天文学的样子,同时天文学也影响了中国古代的皇权。 中国人最开始理解的世界是天人合一的,是天文浸透到人文,浸透到政治,然后相互影响.华夏的天文学历史悠久,观测经验丰富,天文历法数据分析长期处于世界一流水准。 但这不是华夏古代天文学的意义,这只是华夏古代天文学的附属效果。 华夏古代天文学的意义是指导现实世界的运行,最简单的便是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里面不是比喻,不是规劝,这背后是天人合一,是古人真的信。 中国古代天文探索了天文知识,取得了科学结果,比如异常先进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但这个不是古代天文的要义。中国古代天文不是追求一个异常精确的天文模型,志不在此。 所以,大明太祖高皇帝怒砸水晶刻漏,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个物理学,小友不妨讲一讲?” 卓敬此时的心里,已经是非常好奇了。 竟然能够解释星体运行的根本原因? 实在是让他觉得,有些无法想象。 毕竟华夏古代的天文学,都是只观测结果,记录数据,至于星体运行的根本原因,则根本没人知道。 姜星火看了他一样,由于距离隔得有点远,所以只看到了模糊的白头发。 “这位老人家,不妨早点睡,关于物理学的事情,等下次我放风讲课的时候,自然会讲,如果你到时候有兴趣,可以来旁听一下。” 说完,姜星火又收起了地球仪,在郑和眼巴巴地看望下,塞进去了稻草堆之中。 卓敬张了张嘴,最后也只是无言以对。 到了这时候,卓敬才知道,道衍所言非虚,这个名为姜星火的年轻人,似乎真的是有天大的本事。 卓老头在稻草堆上翻来覆去半晌,看着从天窗中透出的点点星空。 却是睡不着了。 PS:月底求月票~快过期的赶紧投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