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国师那时候就说了这八个字。”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良久之后,卓敬才缓缓说着:“国师告诉我,我们只有一个办法来把日食地表阴影连线展示给天下人,那就是重现当年万里长城烽火延绵的壮举!” “所有继续死硬坚持程朱理学的大儒、宗师们,都被提前请到了各个观测节点,要么上山,要么上热气球,总之,要让他们在高处看的清清楚楚!” “除此之外,各地的士绅百姓,都被允许观看这一壮举,测月的详细原理,也早都被刊登在了《明报》上。” “国师便是要在天下人面前,堂堂正正地测月!堂堂正正地打败程朱理学!” “而你们,可能根本无法想象,当时国师身上,到底有着怎样的万钧重担!” 卓敬一时唏嘘:“日全食的日期,要提前测算,而且绝对不能出错延绵数万里,上千个观测点,上万人参与,日食阴影所至,顷刻举火为号,同样绝对不能出错.你们可晓得有多难?” 其实光是听到这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测月壮举,在当时落后的交通、通讯条件下是如何做到的,天文学院的学生们,就已经有些目眩神迷了。 如此惊天一测,真可谓是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而卓敬悠远的目光,似乎也回到了在史书上被称为“永乐测月”的那一天。 在华夏大地上,无数人都在翘首以盼,无论是普通老百姓还是士绅权贵,都聚集在《明报》的运输发售点,等待着国师测月的结果。 而就在那一天,人们见证了这个历史性的时刻,从那一天起,华夏的思想界也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请问院长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有学生好奇问道。 卓敬笑道:“《明报》上被无数观测节点一同证实的结果传出来的时候,当然也是跟着激动到手舞足蹈其实我已提前知道结果了,所以那晚兴奋到根本没睡好觉,但还得强忍住自己的情绪,装作风轻云淡不透露给其他人。” 几个学生也纷纷跟着笑了起来。 有了这么真实的一面出现,在他们的心目中,这位老院长的形象,也不再是那么严肃、絮叨了。 更有学生继续好奇问道:“那大明太学七大学院的建立,工业最初艰难的发展,以及当时刚刚兴起的科学和程朱理学之间越辩驳科学反而越强的三次论战,都究竟有着怎样的过往细节,院长您讲讲嘛。” 卓敬笑着摇了摇头,几缕白发从他的耳畔垂落。 “这些啊,都是以后再说的事了。” 卓敬的目光,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领他永生难忘的悟道之地——诏狱。 PS:冲榜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