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手段,也更加酷烈。 朱棣心头暗道:“不过朕倒是很欣赏姜先生这种做法实在是太对朕的胃口了。” 能者上,庸者下,对于朱棣来说,简直就是再美妙不过的六个字了。 朕,不养闲人! 一想到在靖难四年里狂喷自己的官僚阶层,就要被考成法加庸者裁汰之法折磨的欲生欲死,朱棣的嘴角,就忍不住露出了一抹笑意。 “燕校尉,你笑什么?” “哦?哈哈哈哈,没什么!没什么!” 姜星火摇了摇头,话锋一转:“当然了,庸者裁汰之法,也非是伱们表面听起来那么简单粗暴,其中却是有很多门道的。” “嗯?” 朱棣微微一怔,他只觉得此法对自己胃口,具体如何执行,倒是还没想过。 不过朱棣显然不在乎这些,对于朱棣而言,姜星火能给他具体的执行办法自然是最好不过,而如果给不出来,光是给一个“庸者裁汰之法”的概念,也是极好的。 “姜先生不妨详细讲讲。”郑和说道。 姜星火微微颔首道:“庸者裁汰之法,自然不能跟庆历新政的‘明黜陟、择长官’用一个思路也就是不能光凭上司的保举与态度来决定。” “那该如何?” 朱高煦有些纳闷,不过朱高煦如今也早非吴下阿蒙,脑子也开始跟着动了起来。 虽然朱高煦猜不到姜星火的办法,但他却能通过回顾过去的讲课内容,来寻找是否有可供参考的东西来推测现在。 毕竟,朱高煦是听姜星火讲课听得最多的,基本上是一节课不拉,而且在狱中委实待得无聊,每日便是翻看讲课记录,姜星火讲的内容,早都背的滚瓜烂熟。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朱高煦这个姜圣座下开山大弟子,当得还是挺称职的。 别管学的有没有其他学生好,好歹态度是摆在这里了。 因此,朱高煦很快从脑海中回想起了相似的内容。 那时候还是夏天。 他与姜星火第一次坐在墙边啃西瓜。 姜星火告诉他,对于绩效削藩下的某个宗室成员的评价标准,可以由上级宗室、平级宗室、下级宗室,根据包含‘忠国、孝悌、爱民、敬业’四方面的表现,来核定其在该藩国宗室成员中的具体排名来发放。 而如今已经是洪武三十五年(建文四年)的年底,根据朱高煦的了解,经过了数月的筹备,第一批次的宗室绩效,已经准备好发放名单了。 当然,这笔钱还是当初朱棣在中秋大宴上众筹的.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朱高煦的脑海中灵光一闪,“啪!”地拍了一下郑和的大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