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姜先生到底是个什么意思?”郑和也有点懵了。 “意思便是说,之前我讲的,可以把‘生产力’暂时理解成‘种植粮食的能力’,这句话的语境便是‘农业国的生产力’。” 姜星火解释道:“需要讲清楚农业国和工业国的生产力有什么区别,我要让伱们先理解,什么是农业国的生产力。” “农业国的生产力,不就是刚才您说的那些吗?”郑和越听越迷惑。 “不不不,这只是表象”姜星火看着郑和,轻声道,“莫要着相了。” “那农业国生产力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卓敬忍不住问道。 朱高煦亦是语气急迫道:“对啊,姜先生,如果说粮食生产这些都是表象,那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姜星火沉默半响,终于开始解释:“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我且问你们一个问题。” 众人均露出了洗耳恭听的神态。 姜星火道:“粮食,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卓敬毫不犹疑地回答道:“对于粮食的生产,描述的再贴切不过的,便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而收获的粮食,除了缴纳赋税、留下过冬,便是作为明年的种子粮,继续进行生产。” 姜星火微微颔首,随后道。 “也就是说,农业国的生产过程,或者说粮食生产过程,其实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对不对?农民们将过去的生产成果‘种子粮’,投入到新的生产过程‘播种’,而后生产出新的生产成果‘第二年的种子粮’,再一次投入到下一次的生产过程以此类推,循环往复无穷尽也。” 闻言,卓敬若有所悟地捻着自己的胡须。 郑和与朱高煦,此时见了卓敬的样子,也是下意识地跟着思考了起来。 姜星火说的话,似乎跟卓敬并没有区别。 但他们却总觉得,有非常重要的东西隐藏在其中。 朱高煦忽然恍然大悟道:“噢!原来是这样!俺明白了!” 卓敬皱眉道:“你明白啥了?” 朱高煦嘿嘿一笑:“俺不告诉你。” “是‘循环’。” 此时郑和开口说道。 卓敬闻言,又一次陷入了思索,他的口中喃喃自语:“循环.循环” 卓敬刚刚脑海中灵光一闪,姜星火便继续说道。 “而除了循环,农业国的生产过程,还有一部分,叫做剩余。” 卓敬听到这句话,仿佛摸到了什么一样,脑海中即将迸发的灵感,刹那间喷薄而出。 “剩余就是扣除赋税后,留作过冬的粮食!” 姜星火点点头,纠正道:“准确地说,剩余,就是每一期生产过程,超出成本并且用来维持社会成员当期消费的部分.在农业国的生产过程中,成本是赋税与种子粮,而用来维持消费或者说吃饱的剩余部分,就是过冬粮。” “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