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几名甲士解下了背上的圆盾,一手持刀,一手持盾,走在最前面。 而装备着长枪、长矛的,则在队形的中间。 由于刚才已经确认过后方绝对安全,身着轻甲的弓箭手们搭箭上弦,锐利的眼睛扫视着前方有可能出现的敌人。 姜星火看着这些战斗素养极佳的职业军人们,倒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只是忽然想到,或许戚家军的小队战术,也可以适时普及一番。 这种战术大规模战争没什么用,但是海外殖民的时候,那可太好用了。 配合默契的小队,冷热远近搭配齐全,对付当地土著,简直就是大炮打蚊子。 “或许可以帮郑和训练一下海军陆战队?” 这个灵光一闪的念头很快被姜星火搁置在脑后,因为转过一处山道,就见到王斌留在山中殿后的甲士,正跟另一伙人在对峙。 在这种南京近郊发生危险的概率,实在是不大,多半是摩擦或是误会。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这燕子矶又不是你家的,凭什么不让我们上?” “我们以后还得在这上学呢,先看看怎么了?” “你们想造反吗?睁大眼睛好好看看!” “你们谁的部下,竟敢阻拦我?” 三个半大少年挎着弓刀,大声地嚷嚷着。 身后是一众家丁家将,俨然是勋贵的做派。 不过随着姜星火的出现,以及战术队形完整的小队彻底把锋矢对准了他们,这支由勋贵家仆混编的队伍,开始出现了慌乱。 一名有见识的老仆附在其中一位少年的耳朵边上,说了几句。 那少年神色出现了一丝慌乱,但其余两人却淡定的多。 “国师?”一人略有踌躇。 最后一名少年年纪最小,身材却最壮,皱眉道:“张安世,伱莫不是怂了?” 被唤作张安世的,正是朱高炽的妹夫,如今不过十几岁的年纪,而问他怂没怂的,则是成国公朱能的独子朱勇。 另外一旁站着的,是已故武阳侯徐增寿(此时尚未追封定国公)的长子徐景昌。 换句话说,继承者们。 张安世沉默了片刻,看着眼前的甲士们,扭头对朱勇说道。 “那啥,我姐喊我回家吃饭。” “我小姑也喊我来着。”徐景昌一抱拳,告辞了老铁。 朱勇愣了一下:“你小姑不是在后面呢吗?” 然而没有人回答他。 眨眼间,两兄弟带着自家的家丁家将走了个干干净净。 独自留下朱勇在早春的山风中凌乱。 本以为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没想到是两个表面兄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