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拜见-《明末之成王败寇》
第(2/3)页
马懋才脸上还是不会表露出来,但他惊叹吴帆徽出手的大方,这样的人进入到官场,肯定是如鱼得水,千里做官只为财,遇见大方之人,谁不爱结交。
“谦珏,可知你为什么成为府试案首。”
“回禀恩师,谦珏能够成为府试案首,全部都是恩师栽培的结果。”
马懋才忍不住再次笑了,十四岁的少年,马屁拍的滴水不漏,的确不简单。
“非也,这都是你的学识不一般,十多岁的年纪,能够有着不一般的学识,成为县试和府试的案首,老夫都很是羡慕啊。”
“谦珏感谢恩师赞誉,不敢自得,回去之后还要认真学习,准备参加院试。”
“很好,院试之重要性,老夫就不多说了,你不及弱冠之年,就如此稳重,老夫相信你一定能够在院试之时,更加从容应对,老夫可要等着你的好消息。”
吴帆徽内心有些嘀咕,怎么马懋才说话和卢为标差不多,都是等着好消息之类的,这当然是祝福的话语,可背后的含义也是不简单的。
马懋才是延安府知府,正四品的官员,不可能青睐一名秀才,或者是童生,怕是一般的举人都看不上,但人家阅历丰富,看人是有眼光的,说出来这些话,也是为今后打下基础。
说话不过是上嘴皮碰下嘴皮,没有付出什么,会得到什么就不好说了。
“谦珏一定会努力,院试若是取得好成绩,专程禀报恩师。”
“很好,老夫是看好你的,今年九月的院试,包括来年九月的乡试,你是我延安府之人才,也一定要为报效皇上,为朝廷出力。”
马懋才的这些话说的有些大,吴帆徽差点不知道如何回答。
“谦珏唯恩师马首是瞻。”
马懋才笑了,这一次是真正的笑了,他是两榜进士,当然知道这句话的含义。
通过县试的读书人,恩师为知州或者知县,通过府试的童生,恩师为知府,通过院试的秀才,恩师为学道,不过这些所谓的恩师,基本没有什么含金量,只有通过乡试,成为了举人,那个时候的恩师,才是真正的老师。
只有举人,才会进入到朝廷做官,才能够真正的帮助他人,说的不好听一些,也才有利用价值,能够被别人利用,也能够利用别人。
当然,通过了会试,那就更不简单了,最少都是三甲进士,外派也是七品的知县。
“谦珏,你如此的聪慧,老夫就不多说什么了,老夫还是要祝贺你。”
对聪明人说话,马懋才也不会啰嗦,很多的话语点到为止,至于说贺氏家族算计吴氏家族,牵涉到吴帆徽的事情,他不会在吴帆徽的面前提及,但是会给卢为标写信告知的。
马懋才端起茶杯的时候,吴帆徽连忙起身告辞。
走出府衙,管家和两个年轻人都在府衙外面等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