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迂腐-《明末之成王败寇》


    第(2/3)页

    所谓北方王气盛,南方学气盛,从这一点来说,李应期的提醒是很严重的警告。

    方逢年明白其中意思,也知道自己的要求太高,不过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尽管他决定在本次的院试之中多录取一些考生,但是在出考题的时候,还是书生气十足,出了一些高难度的题目,不过这是他的权力,外人无法干涉。

    院试结束,阅卷随即开始。

    让方逢年想不到的是,巡抚李应期居然前来拜访了。

    李应期在院试结束之后,知道了考题,他那个气啊,真的是无处发泄,身为陕西巡抚,肯定要重视乡试和院试,这是为朝廷选拔人才,也展现出来巡抚的施政能力,尽管说乡试分配了举人的名额,可是若陕西这些举人到京城去参加会试,一个个都是名落孙山,没有资格参加殿试,他这个巡抚的脸上也不好看。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更多的秀才能够参加乡试,让更多优秀的人才中举,成为举人进京参加会试,且顺利通过会试,最终进入皇宫参加殿试。

    若是按照方逢年这样的办法折腾,还不让陕西的学子叫苦连天。

    更加关键的是,明年就要乡试了,若是秀才的录取名额太少,那么参加乡试的考生人数就会明显减少,至于说那些以前多次参加乡试的秀才,学识是摆在那里的,就算是中举了,成为了举人,通过会试的可能性也不大。

    李应期的事情很多,其实没有时间和精力操心和过问院试的事情,陕西的灾荒如此的严重,奏折不知道写了多少,朝廷的救济迟迟没有落实,陕西各地农民暴乱,更是要了李应期的命,若是不能够迅速的镇压,他这个巡抚就不要继续做了。

    院试结束,阅卷期间,任何人都是不能够干扰的,免得有说情之嫌疑,尽管院试采取了糊名的办法,可要是想着从中玩出一些花样来,还是有可能的。

    李应期实在是忍不住,他担心方逢年故伎重演,按照去年的要求来对待,那明年的乡试,陕西基本就没有什么戏。好在李应期是陕西巡抚,身份同样不一般,他犯不着为某个考生说话,通过了院试不过是秀才的身份,他这个巡抚根本没有看在眼睛里。

    李应期没有进入贡院,他不会犯如此幼稚的错误,他委托布政使,以拜访学道方逢年的名义,将方逢年请出了贡院,来到了巡抚衙门。

    不到一年的时间,方逢年就要离开陕西了,他也不想为了院试的事情,得罪李应期,院试之后,他为自己出的考题懊悔,还是读书人的清高,占据了他全部的想法。

    方逢年进入到巡抚衙门,径直来到厢房。

    李应期正在厢房等候,脸上还是带着笑容的。

    “方大人百忙之中前来,本官很是感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