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八章 长安乱-《颠覆晚唐》
第(3/3)页
去年老父病故,他又要进京赶考,留妹子一个人在老家有些不放心,这才带着妹子一同来了长安。不想竟然和妹子失散了,怎能不让他感到心酸?韦庄道:“如今妹子走失了,我如何能一个人逃走?还是等等,等城中安宁了下来后我去找回妹子,再一同出城吧。”
店主叹道:“也好,韦秀才就放心在这里住下,我老汉也有个说话的人。”
谁能想到,这韦庄在城中一住就是一年有余,在此他亲眼见证了长安这场浩劫,写下了全唐诗中最长的一叙事诗《秦妇吟》,奠定了他在晚唐诗坛中的重要地位,这是后话。
却说朱温等人一路马不停蹄,终于在日暮时分赶上了黄巢的队伍,这时黄巢的队伍已经到了蓝田县境内,过了蓝田就是长安东南方向的最后一道屏障灞上。
这时身为前锋的赵璋已经到了长安城外的东渭桥,赵璋正要抢攻。而这时把守东渭桥的却是从潼关败回来的溃军,他们抢了官军的粮食和辄重,是以不敢进长安城,这时见到义军大举来攻,索性向义军请降,投靠了赵璋,并承诺戴罪立功,帮助义军拿下长安城。
这时长安城中连皇上都跑了,其他的军民更是争相抢夺府库中的财物之后逃命,哪里有心思守城,被赵璋手下大将柴存和新投降来的人马一起进攻,几乎不费摧毁之力就冲进了长安城。柴存遵照黄巢的命令,进城后不范百姓秋毫,并主动抚慰百姓,收降城中守军。
长安城中的文武官员大都藏匿在家,等待着未知的命运,哪里敢出门?金吾大将军张直方见大势已去,索性带领所部投降了义军。
城中守军见金吾大将军都投降了,也就纷纷跟着投降。
赵璋看到就连张直方这样的高级将领都投降了,心中很是高兴,亲自上前抚慰了一番,道:“张将军弃暗投明,足见将军高义,不似其他人那般迂腐,以至于弄的家破人亡,呵呵!”这话明着是夸张直方,暗里是提醒他不要轻举妄动,要不然我会让你家破人亡的。
张直方久历官场,也算是官场上的老油条了,哪里听不出赵璋话中的意思?他之所以会投降,一大半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家眷都在长安城中,如果不是为了家人的安全起见,他也不介意当一个誓死抵抗的烈士。
见赵璋话中有话,只得躬身低头道:“赵将军言重了,张某虽然不是什么大人物,却也是言而有信的汉子,不会做那些言而无信、出尔反尔的事情。”
赵璋见张直方是聪明人,当下点了点头道:“黄王的数十万大军还在灞上,今日天色已晚,明日一早就由张将军亲去灞上迎接黄王入城可好?”
赵璋话中虽然是商量的语气,可张直方当然知道根本不容得自己不答应,他在心中叹息了一口气,看来这卖国求荣的罪名自己是当定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