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五章 棉纺基地-《颠覆晚唐》


    第(2/3)页

    那小伙子叫赵免,小户人家出身,家里也有几十亩的田产。每年种一季小麦一季棉花,每年种完小麦之后一家人就在家里弹棉花纺纱织布,日子过得虽然忙碌,却也不愁温饱。

    赵免见朱温衣衫华丽,这时候已经是深冬,朱温身上披着一件张小惠专门替他定做的貂裘大氅,更是显得气质脱俗出众。赵免不敢怠慢,恭敬的答道:“这位公子,这脚踏纺车是去年冬天我跟爹爹一起研制出来的,还是爹爹出的主意比较多,我只是出了一把力气而已。”

    朱温见这个纺车是上等的桐木制作而成,做工也很精细,各个部位都进行了打磨和抛光,虽然由于条件简陋,看上去还是有一些粗糙,但相对于朱温在其他人家见到的手摇式纺车来说已经算是很精细的了。

    朱温围着这个简易的脚踏纺车看了老半天,最后道“小赵是吧?这个脚踏纺车还不错,我想既然你们能制作出这种两个锭子的纺车,为何不能制作能够带动更多的锭子的纺车呢?”

    赵免笑道:“这位公子是第一次见到纺车吧,不是我们不想制作能够带动更多锭子的纺车,是因为带动两个锭子已经是最多的了,我们只有两只脚,每只脚踏一个踏板,所以只能带动两个锭子。再多了的话人力也无法控制。”

    朱温想想后世的电动的全自动纺纱机,一个人可以控制数十个锭子,再看看面前这个简陋的双锭子纺纱机,知道现在根本不具备那种条件,电力更是根本就没有。甚至这个时代的人根本不知道电力是什么东西,更不用说用电力做驱动来进行生产了。

    朱温心中想到了各种办法,比如说蒸汽机,内燃机等可以用来作为动力的东西,可惜没有一种是可以在这个时代用的上的,因为在唐末落后的生产力之下根本就没有那种东西。就算是想研制的话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研制的出来的。

    朱温沉思了良久,脑中灵光一闪,既然这个时代没有电力、内燃机、蒸汽机等东西,何不用大自然的力量来实现这些呢?

    原来朱温想到了用水力来实现大规模的自动化操作,亳州水力之源丰富,境内有涡河、西淝河、芡河、北淝河等多条河流,何不利用天然的水流为力量来驱动纺车工作呢?这样依靠水流的力量,一台纺车可以带动数十支甚至百余支锭子。

    朱温把自己的想法跟赵免说了一下,赵免心中一动,紧接着面带喜色的道:“这位公子,您真是一个天才,这种方法都想得出来,小弟实在是佩服之至。”紧接着赵免又面有难色的道:“制作大型水力纺车,定然需要足够的本钱,先且不说能否制作完成,即便是能做好,就凭着我赵某人一个人也不知道要制作到什么时候才能制作完成。”

    朱温笑道:“只要你能做的出来,人力和财力都不是问题。这方面的就交给我处理也就是了,你只负责指挥就行。我会每月给你五两银子的酬劳,以表示对你误工费的些许补偿。”

    赵免一听,当下高兴跟什么似的,他做梦都想不到自己会有这么一天。那可是五两银子啊!正常情况下,一个普通工人 一个月的时间只能拿到五六百文工钱。五两银子大概就是一年的工钱了,足够一个小户人家吃喝两年的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