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似乎,姑姑对中国的体制有些了解,起码不陌生。 只是,姑姑没有提起秋桐的另一个身份--集团党委成员。 想一想也不能要求太高了,一个外国人,上哪里知道什么党委成员呢。 “谢谢姑姑的夸奖。”秋桐谦虚地说:“我们都还年轻,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我们都要想姑姑和金总裁学习……这次见到姑姑,很高兴,很开心,希望能得到姑姑的一些指点和教诲。” 秋桐这话我其实有些不以为然,不是一个国家,不是一个体制,不同的身份,学什么啊?有什么好学的。 姑姑这董事长和孙东凯那董事长不是一样的概念,姑姑木有行政级别,不是正处级。 “指点和教诲就不敢当了,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姑姑笑着说。 这话还挺中听。 “你们这次是来韩国旅游的吧?”姑姑说。 “是的。”我点点头。 “听敬泽说和你们一起来的还有一位同事和秋桐的女儿,怎么没一起来呢?”姑姑说。 我当然不能说云朵对见她没兴趣,说:“旅行团今天安排自由购物,我们需要买些东西带回去送亲戚和朋友,我们的那位同事去买东西了,秋总的女儿小雪也一起去玩了。” “哦……”姑姑点点头,接着又看着秋桐:“秋桐,你有女儿啊,看不出,呵呵……孩子多大了啊?” “7岁了。”秋桐说。 “哦,呵呵……看不出,你这么年轻,孩子这么大了。”姑姑笑起来。 大家都笑了,然后姑姑又问:“孩子的爸爸做什么事情呢?” 姑姑看起来颇像中国的妈妈们,见面都喜欢问家常。 秋桐一时有些难以回答了,神色略微有些迟疑。 我立刻回答:“小雪的爸爸是做贸易的……自己创办了一个贸易公司……主要从事国际贸易流通业务。” 秋桐抿了抿嘴,低下头。 “哦……”姑姑点点头:“那真不错。” 秋桐没有做声。 “董事长姑姑,你的汉语说得真好,真标准,比敬泽总裁要标准多了。”我说。 “哦……是吗?”姑姑笑起来,金敬泽也笑了起来。 “你的汉话为什么这么好呢?”我说。 “中韩两国一衣带水,彼此是邻居,既然是邻居,就要常走动,既然要常走动,就要熟悉彼此的语言啊……”姑姑回答地很合情合理。 但我似乎有些不大满意,觉得这答案太笼统。 姑姑接着又看着秋桐:“秋桐,听敬泽说你的韩语说的挺好的……还听说你是朝鲜族人?” “是的。”秋桐说:“我从小是在丹东长大的……那里和朝鲜只隔了一条鸭绿江……那里的鲜族人很多。” 听了秋桐这话,姑姑的眼皮突然一跳。 秋桐目不转睛地看着董事长姑姑。 “丹东……鸭绿江。”姑姑喃喃说了一句,眼神突然有些不易觉察的黯淡,似乎秋桐的话勾起了她的什么回忆。 姑姑突然不说话了,眼神微微有些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