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在竞争者中华电力创立之前,香江电灯一家独大,一直垄断香港电力照明市场,其供电可靠度维持“全球最佳纪录之一”。 与多数走向衰落的英资企业不同,二十世纪中叶,香港人口暴涨,工商业走向繁荣,香江电灯及时抓住香江经济转型的脉动,开展地产、工程等多元化经营,一度跻身香江十大上市公司之列。 1982年,怡和集团主席纽璧坚在香江展开大肆收购,通过旗下子公司香江置地集团一举并购34.9%的香江电灯股票,成为香江电灯实际控制方。但这与怡和大股东凯瑟克家族“撤离香江”的战略规划背道相驰。 纽璧坚动用大量现金收购香江电灯,不断将香江置地拖入资金困境,也极大削弱了怡和的元气。一年后,凯瑟克家族接管怡和,当务之急是剥离不良资产。 刚刚被怡和集团收购的香江电灯,就在被剥离资产之列。 而这,便给了莫轩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因为在莫轩的记忆当中,正是这个时候,后世大名鼎鼎的李嘉成李人出手了。 在英资企业纷纷撤离香江的背景下,投资者抽离资金,如今香江电灯的资产价值已经被严重低估。 但是,经过近百年的展,香江电灯的供电体系已经十分完善和成熟,这一块属于绝对的优质资产,未来还有极大的升值空间。 与此同时,香江电灯旗下的电厂、配电站均处于优势地段,同时拥有大量物业单位,对于当时刚刚介入地产界的李嘉成而言,投资价值十分明显。 纽璧坚在位时,李嘉诚曾向怡和求购香江电灯,因出价过低被拒绝。 凯瑟克家族接管怡和第一件事,就是找到李嘉成,商讨继续谈判的可能性。 李嘉成与怡和重启谈判,但他故意压低收购价格。经过一年多的讨价还价,香江置地财务持续恶化,怡和方面开始沉不住气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