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一纸舆论可抵十万兵-《香江纵横之1982》


    第(2/3)页

    闻言,莫轩的嘴角微微的弯起来了,那是胜利的微笑。

    十年的香江电影金像奖,到手了。

    至于俞争所要求的那个所谓他不能够干预金像奖的任何评选,呵呵....

    这个,在莫轩看来,就完全不是一个问题嘛。

    到时候合约一签,那么自己就掌握金像奖未来十年的生死,自己想不影响它,看起来都不太现实啊。

    而且,自己可是金主呢。

    “俞小姐,你可以回去和陈白生先生好好的商量商量。

    在下也不是一个强人所难的人,你们可以有足够的时间考虑。

    一旦你们答应了在下,在下马上动用自己的影响力邀请整个香江所有的演绎人士,保证把金像奖大办特办。

    争取,让咱们香江人也真正拥有自己的一份荣耀,不让台岛的金马奖独出风头。

    甚至,在下还可以尽量争取,进行现场直播,让更多的人关注这项颁奖典礼。”

    既然目的已经快要达成了,那么大家以后就差不多是“一家人”了,此时的莫轩也乐得给一个甜枣了。

    “如果真的能够达到莫先生您所说的效果,那么我也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您放心,我回去会跟陈先生好好的谈一谈的。”

    一听见莫轩的这话,俞争一下子就喜笑颜开了起来,此时的她已经相当的意动了。

    要知道,这金像奖的由来——

    就是因为当时的香江电影已经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在亚洲乃至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却没有自己的电影节,甚至没有电影人自己的官方组织。

    就连台岛,都有属于他们台岛人的金马奖。

    正因为如此,《电影双周刊》才以其对电影事业的关注和责任感,组织了一群电影人进行年度优秀电影和优秀电影人的评选的。

    希望借此,来促进香江电影业的蓬勃发展。

    可以说,台岛金马奖,算是间接导致香江电影金像奖产生的最大因素。

    “好,那,我可就等着俞小姐的好消息了。

    其实俞小姐,如果可以的话,你可以跟陈柏生先生说一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