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章 【船运危机】-《香江纵横之1982》


    第(3/3)页

    于是他们纷纷开始了“自产之路”,欧洲的北海油田、美国的德克萨斯油田、南北美洲的墨西哥湾....

    这些油田的开采,让石油产地和用地的距离大大缩短,出油的捷报,使油轮主人如坐针毡。

    二是石油危机,促使石油进口国政府和石油商加大储油量。

    日本是石油消耗大国,香江四大船王的油轮大都租赁给日本的航运公司。

    而日本从石油危机爆发起就加紧储备石油,到了七十年代罐满库盈的日本突然削减石油进口量。

    与此同时,日本、韩国这两个新兴的造船大国为了抢揽生意,不仅把造价订得比传统的造船大国要低得多,还提供优惠贷款资助那些有资信的订造新船的船东。

    尽管海运量减少,运价降低,这似乎足以用低价新船的优势来弥补。

    船东对新船乐此不疲,日韩造船公司的所有船坞都矗立着船壳的巨大轮廓,新船产销进入疯狂。

    这个世界是有明白人的,比如包玉钢已经意识到了,世界性船灾即将降临!避免船灾的惟一办法就是弃船登陆。

    于是,从七十年代开始,他就开始“登陆”,将赚得的部分财产投资于越来越红火的房地产业,兼营酒店和交通运输,其手下的船队不断的出售出去。

    甚至其售价之低,令那些仍然看好航运前景的船东吃惊又兴奋,他们一边嘲笑包玉钢神经过敏是个傻瓜,一边爽快地拿出钱来买下从天而降的便宜货。

    比如,赵丛衍就是当时看好世界船运业发展的,在他看来这危机只是暂时的,于是他学奥纳西斯,投机冒险,趁船灾中船价低而进行扩张。

    一天天的,赵家的船队规模越来越大.....

    如今,世界船运业早已萧条,世道不利,盈利不佳,赵家手里的船队慢慢的变成了烫手山芋。

    每一个月没有业务,没有收入,停靠在码头,一笔笔庞大的维修费,管理费支出,银行的贷款每天都要付出天价的利息.....

    可以说,现在的赵家,已经到了“万分紧急”的时刻了,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偏偏这三儿子还是个“坑爹”的货,惹上了莫轩...............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