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陌生的新规则-《完美星光》


    第(2/3)页

    飞机起飞,叶天感到一阵不适,过了一会又恢复正常。松了口气,见赵蕥芝专心看剧本,不愿打搅,想起这次台湾之行,自己一个人发起呆来,叶天预感到这次出行并不会顺利,或许会空手而归,台湾对他来说很陌生,更别说电影行业了。香港有金公主、卲氏、嘉禾三大院线,可是台湾的院线他一点也不清楚,问了秦详林,对方只是给了几个发行公司联系电话。

    “发行公司有什么用?”

    叶天不禁皱眉轻语。赵蕥芝传来疑惑目光。

    “嗯?”

    “没什么?”

    “是不是不舒服?”

    “不是啊,我觉得挺好的。”

    赵蕥芝嘟着嘴想了一下,合上剧本,关心道:“你在担心什么呢?”

    叶天心中一动。秦详林不愿尽全力相助,赵蕥芝是他的女人,难道她肯定会尽心尽力。况且论人脉,赵蕥芝或许不如秦详林,但是赵蕥芝也有自己优势。

    “芝姐,你了解台湾电影吗?”

    “你说电影呀。”

    电影的分类是很多样化的,比如香港就有警匪、喜剧、赌术、武侠、历史、风月、文艺、恐怖等等一系列类型,但台湾呢,畸形的繁荣让导演无需选择电影的类型,只要拍出来就赚钱,久而久之,成本最小、制作方便的武侠片、爱情片、文艺片就成了主流。直到观众看本土片看腻歪的时候,港片突然崛起,一举占-领-台-湾电影市场。而台湾,也成了香港电影的倾销地,间接推进了港片的繁荣。

    赵蕥芝沉吟片刻,开口缓缓道来。

    最近几年,台湾电影业受大气候影响,已经到了濒临崩溃的边缘,1978年的中美建交,对于当局来说不啻为最沉重的一击,岛内的本土化与民主化运动也随之壮大,有力地动摇着长达数十年的威权体制,为应对内忧外患,当局加强了宣传工作,“中影”(中央电影公司)、“台制”(台湾省电影制片厂)和“中制”(中.国电影制片厂)三大公营电影机构受命制作了大量“政治宣传片”和“军事教导片”,以期鼓舞民心士气,不想却受到了观众的强烈抵制,毫无票房可言。

    特别是像《辛亥双十》、《大湖英烈》和《战争前夕》等投资动辄上千万的“大片”,都遭受巨额亏损,以至于拖垮了制片单位。到了近两年,三大公营电影机构几乎到了拍一部赔一部的地步,最后不得已由“上级”出面,严格限制三家的拍片量,与此同时,台湾经济却在困境中实现了腾飞奇迹,向“亚洲四小龙”跃进,民众物质生活大幅改善,更趋务实理性,往昔“造梦”的爱情文艺电影也由此风光不再,一些民营电影机构拍摄的青少年问题及社会现实题材的影片受到了肯定。

    赵蕥芝漂亮的嘴唇滔滔不绝,叶天哂笑,其实他想听的是台湾院线情报,至于台湾八十年代电影,因为时局关系,台湾的管制还很严,大陆是文化输出的绝对“禁地”,台湾影片要进入大陆,只能通过香港这个渠道中转,还多为地下方式,只能在录像厅而不是电影院里观看来自宝岛的电影,叶天印象中有两部最为经典,一部是《搭错车》,由于其出品方为香港新艺城公司,算是公开地引进,影片深深打动了年幼时的叶天,其中主题歌《酒干倘卖无》更是传唱不衰,被奉为经典。

    另一部电影对叶天来说更为经典,就算再铁石心肠的人看过也是哭得稀里哗啦,电影叫《妈妈再爱我一次》,除了真挚感人的剧情,影片中最厉害的“催泪弹”当数小演员谢小鱼哭着哼唱的那首主题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

    时至今日,叶天也永远忘不了那时情景,老寿星太奶奶过大寿,不知谁放了一部《妈妈再爱我一次》,结果一家人都围着电视哭得稀里哗啦。

    赵蕥芝叙说完毕,叶天递过来一瓶矿泉水。

    “芝姐,喝口水吧。”

    “嗯……”赵蕥芝放下瓶子,脸蛋有些红润:“不知不觉说了那么多,天仔你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