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皇家三子-《凤兆》


    第(2/3)页

    京城那些姑娘不敢说对他趋之若鹜,在他面前,能这盘从容应对的,亦从未有过。

    所以与其说生气,倒不如说新奇。

    “殿下是要做大事的人,怎么会和我一个小姑娘计较?这若是传出去,实在有辱王爷盛名。”

    圣名,他有什么圣名。

    “王爷放心,王爷的盛名……很快便会在京中传开了。王爷韬光养晦许久,也是时候扬一场名了。若是沉寂的太久了……

    恐怕便真的就此沉寂了。”

    这话中深意,秦宣自是明白。

    他沉默片刻。

    再次抬首,这次看向穆臻的目光,再无淡漠轻视之意。

    有些时候,成与败,只是一念之间。

    一念,功成。

    一念,败北。

    而此时,秦宣做了此生最明智的事……

    那便是,没把穆臻当成一个普通的姑娘。而是郑重其事的邀请穆臻和宁子珩加入他的阵营……

    助他一臂之力。

    将来大事若成。

    宁家……自是一场泼天的富贵。

    若败……

    “败,亦荣。”秦宣用着有些执拗,又十分郑重的语气说道。

    有些路,一旦踏上,便再无回头的机会。

    这点穆臻自然明白。

    她和宁子珩在一起时,有时也会谈起朝局。

    提起太子,宁子珩嗤之以鼻。

    说他有了好娘……太子是皇后所出。

    即占了嫡,又占了长。

    嫡长子。

    若这位太子是个正常的,哪怕不十分精明,有一帮能臣相助,他也能当个逍遥自在的皇帝。

    偏偏,太子行事乖张,脾气更是多变。

    据说已经数次惹怒今圣。

    若不是碍于皇后,这储君之位,怕是早就坐不稳了。

    而三皇子……

    贵妃所出。

    自幼机敏,据说三岁能文,五岁能武,当时若不是碍于朝中老臣,再加上秦国素有嫡子承继大统的规矩。

    皇帝一定会立幼子为储君的。

    虽然没有立为储君,但是蔚王的权势却仅次于太子。

    太子掌京畿治安。

    蔚王掌皇宫守备。

    二人互相制约,偶尔也会发生些口角争斗的小事。不过至此为止,还没发生什么大规模的流血事件。

    宁子珩话中透露出不屑之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