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隔空挑战F1(3更)-《我的工作是花钱》


    第(3/3)页

    “电池管理系统应该能行的,只要不连续跑太多圈。”杨铭知道这是电池的天生弱项,他们安装了赛用化液氮冷却系统,但还是不能持久。

    肯定无法持续跑十几圈的,最多五圈就要停下来散热,换电池继续跑——这个弱项就得看中国的实验室,什么时候突破了。

    而赛道上车灯全部熄灭,正式发车了!

    两辆赛车前后间隔出发,头车是职业车手跑的,他作为刷圈速的主力,能不能发挥赛车最好成绩得看他。

    韦伯毕竟已经退役了,更多的是驾驶这辆车,给出他作为前F1车手的感受,这些经验可以给团队改进的方向。

    无声息的赛车正在赛道上风驰电掣。

    习惯了燃油车的轰鸣,电动车总感觉有点不够意思,只有在它们从面前冲刺过去时,那尖锐急促的声音带来了像飞机的啸叫。

    其尖啸也能够达到90分贝以上,做不到燃油赛车的炸裂,但听久了习惯后,也有一种很未来的视听感受。

    杨铭和朋友聚集在一起观看车载视频,车手在很激进的驾驶它,第一圈虽然还是尝试和熟悉为主,但也频频触碰到了极限。

    这一圈跑完花费不到两分钟,主力车手过线的时间是1分48秒!

    量产车最快要2分半,F1要1分45。

    主要用于热身的第一圈,它就能跑出这个很接近F1的成绩!

    众人赶紧去趴铁网边感受疾驰而过的赛车,它在那个最经典的Eau  Rouge组合弯道前,点刹车后鳞片大面积激活,最强空动模式开启!

    电脑计算出了最佳角度,系统两倍多于车重的下压力,像被上帝之手牢牢按着赛车,让它能够像F1那样超高速过连续弯,车都不带一点打滑!

    弯道车速没有低于290,出弯后面对大直道,它飙到了357!然后再一脚重刹车,优异的制动、空动结构让它短时间内把速度降到了132!

    这时候承受的G值飙到了5.2!比起上一次有了暴强的改进!全程维持着高速,驾驶赛车承受的高G值,与方程式不相上下!

    在观众眼里更是震撼,就眨两下眼睛,赛车嗖嗖的就从面前消失了,贴地飞行一样,这效果已经跟现场看F1没有区别了!

    ==

    ps:感谢再三须重事的万赏,1/4的加更。天冷手速慢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