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第二事-《我是这样的作者》


    第(2/3)页

    明镜先生忽的抬起手,轻轻敲打地面,其他人连忙禁声,随后就听这位先生道“前朝宗室,其实都有迹可循,其宗室只要为官为吏,在官府衙门之中,都是有卷志纪录的,虽说有些忌讳,不过想要冒充,还是颇有难度的,那李罡之祖,也是小吏,到他父辈方才衰败,其名讳,官府自有纪录,况且,此人也是颇有能耐的,蔡爽,你既然说知晓,那不如由你来说说。”

    “遵先生之命。”蔡爽连忙起身行礼,然后又微微昂头,对着众人说道“我父当年,曾青徐为官,是以知晓这李罡之事,他出身青州,其祖父是官府小吏,父为游侠儿,与人搏杀而亡,这人随族中叔父长大,曾经师从大儒,跟着也曾行游侠事,天元九年,青徐乱,此人聚集了一帮人手,组建兵马,投入平叛,因此发迹……”

    蔡爽洋洋洒洒的一段话,点明了那李罡的生平,也听得众人越发入神,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接触到天下各处的消息的,更重要的是,不是所有人都能辨认出哪位是英雄的。

    不过那蔡爽说到这里,忽然话锋一转“不过,我后来听说,他在北方得了一座城池,后来又被提拔为郡守,只是不知道怎的,却丢了城池,最终跑到了那章显的麾下了,怎么闹了半天,又受了司马烨的令,去堵了陈涛率的路?”

    旁人听到这里,终于忍不住议论道“这般说来,此人也是个左右摇摆、反复不定之人啊!”

    “哼!”

    忽的,就听杨焉冷笑起来,等众人朝他看过去,他也不解释,只是自顾自的道“……此人原本也算有了根基,却因一时心软,信了那青州陈涛率之言,以至于损了城池,丢了根基,不得不寄人篱下,投靠在章显麾下,也立了不少战功,但作为外来之将,其实得不到重视,反而获了憎恶,这一来二去,最终被小人陷害,这李罡倒是硬气,直接挂印而去,最后辗转投靠了司马主公。”

    李开悟不解道“他一个前朝之人,本为本朝忌讳,司马公为当朝丞相,这其中,怕是不妥吧。”

    杨焉撇了撇嘴。

    刘稳则是哈哈一笑,道“我家主公求贤若渴,只要有才干,便可重用,不问出身,更何况,前朝之事,如何能牵扯到如今之人?”

    众人听到这里,都是暗暗心惊。

    既惊讶于那司马烨的器量和胸怀,果然是有大图谋的人,也惊讶于那司马丞相毫不避讳前朝之事,将所谓前朝余孽纳入麾下,分明就没有将本朝宗室放在眼中啊!

    话至此处,气氛古怪起来。

    最后,明镜先生开口道“那李罡自是一代人杰,能挡住东边的陈涛率,也看得出司马丞相用人之眼光、手段,以一观十,司马烨先是能观天下势,知道孰强孰弱,明局面、知势力,又能不急不躁,不畏不矿,能从善如流,将东西南北的局面梳理清楚,此乃能臣之相,若忠心为国,是乃大幸。”

    众人听着,赶紧附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