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比如英子。 没那么疼了之后,就给英子打电话,“……爸还不知道能活几天……躺在这,就想啊,对不起你妈,对不起你……动手术前,我还不知道能不能活着下手术台,心里就想着,英子咋就没来了。玉龙没了,爸就剩下你们姐弟几个了,好闺女,来吧,叫爸瞧瞧你……” 英子撇嘴,嘴上却没拒绝:“行啊!我这边安顿好就过来。” 清平还以为她妈要去京城:“真要走吗?” “走什么走?”英子嗤笑:“且等着吧。” 家里的生意扔一天就少挣一天,闺女还高三了,眼看高考了。自己跑京城去?伺候他? 做梦! 老二叹气:“真不去?” “不去!”连回旋的余地都没有。 英子就给林雨桐打电话:“……你也别去!够对得住他了,还想怎么着?”又跟林雨桐学那个话,“给我恶心的,想起来一遍我就恶心一遍。” 林雨桐就笑:“不去就不去,气啥啊。”说着,又想起什么似的道,“……开会了,那个传销也取缔了,老大家说不得快回家了,多留心吧……” 这话才说了没几天,饭馆开门正营业着呢。 远远的就听见嚎哭声,她才说叫帮忙的小伙计去瞧瞧街上怎么了,结果声音慢慢近了她就愣住了。 这声音太熟悉了。 “……哎呀我的亲人啊……这是遭了难了……哎呀我的亲人啊……差点见不上啊……哎呀我的亲人啊……这以后可该咋办啊……” 哭的那叫一个抑扬顿挫,这声调,简直太熟悉了。 除了李仙儿还有谁? 可是你哭的锤子!你哭啥啊? 奔着谁来的你说!我在这边开店呢,然后你嚎着丧就上门了。不用问都知道,她这身后肯定跟了一串看热闹的。 为的啥?不就是怕自家一点都不管吗? 可是又该咋管呢?扔个孩子在家,这两年搭进去多少钱去? 没尽头了是吧? 当着这么多看热闹的人,又能说啥?用家里的电话给男人打了电话,他上果园子去了,肯定想不出老大家回来会有这么一出。 老二那边手里的是一个二手的蓝屏手机,就这都花了五百多块。弄个手机套子,挂在腰上,手机一响,然后往出一掏,特别有大老板范儿。 他跟工人正说话呢,手机响了,是店里的电话,接起来一听,脸就黑了,“行……你先别气……我这就回来……先把人留店里……你再给老三去个电话……” 挂了电话,老二的脸色都没缓和过来。 想起老大气就不打一处来,你是干啥荣耀事了,宣扬的人尽皆知的?你悄悄的回去该干啥干啥去,你嚎什么劲?你就是悄悄回去了,我能看着你饿死不? 骑着摩托车就往县城赶。 英子这边挂了电话,老大一家就到门口了。隔着玻璃门她看得见,李仙儿在前面走着,瘦的厉害,哭的红鼻子绿眼睛的,抽抽噎噎的。老大低着头一路往前走,紧跟在李仙儿后面。清丰又跟着他爸,然后一圈瞧热闹的。 李仙儿就搁在门口哭:“老二啊……英子嘞……我们回来了……差一点就见不上了……穷的亲人嘞……” 英子过去把门拉开:“进来说吧,哭啥嘛!不嫌弃丢人?清丰还要娶媳妇呢。你们就这么糟践名声呢。赶明谁敢把闺女说到你们家。当初我们是满世界的找人,老三也亲自找去了,说了传销干不成,结果呢?是谁说谁挡了他发财的道他就找人拼命?脚上的泡是自己走的,回来就安稳的过日子去,对不对?一回来就哭,遭难了?遭啥难了?当初给我扔一孩子就跑,两年了连个音讯都没有。一回来就来糟践我……一口一个亲人的……啥亲人?仇人吧!” 老好人的惹恼了。 李仙儿转脸对着金满城就是拳打脚踢,“对怪他啊!鬼迷了心窍了,说啥都不听啊。可是把我坑惨了……” 金满城就站在那被老婆打,一个耳光两个耳光都是小意思,指甲挠的满脖子的血道子也不撒手。 边上看热闹的听了来龙去脉的,就劝:“别打了,回来了就好好过日子呗。打能解决问题不……” 也算是好心说一句好话。 李仙儿哪里管这些,主要是英子夹枪带棒的一阵数落,叫她脸上下不了。 老三来的时候,远远的就瞅见自家大哥被打的那惨样,又是觉得气的不行,又是觉得可怜。人没到跟前就呵斥:“打啥呢?几十岁的人了,别在外面丢人现眼了。” 自家说了差不多算的人说话了,李仙儿见好就收,哭的更大声了:“老三啊,大嫂差一点见不到你啊……” 老三低声呵斥:“别哭了,进去说话。” 太丢人啊。 店里的生意是做不成了。 英子把门关了,叫哑巴伙计弄吃的:“切盆卤肉,热烧饼就行。别的不用了。” 安顿好进去,英子愣了一下,包间里坐了五个人。 老大家三口除外,还多了一个年岁不大的姑娘。 她看老三,老三也摇头。 李仙儿见两人看那姑娘就说:“这是肖华,你们叫花花就行。是清丰谈的对象。”然后语气特别和缓的说:“娃儿啊,这是你二婶跟你三叔,叫人。” 小姑娘也就十六七的样子,红着脸叫了一声人,头都不敢抬。 老三的气顺了一些,也还行吧。好歹出去了一趟混了个媳妇回来。要不然以老大如今的家境,过两年想给清丰说媳妇,肯定是难的。 再加上如今这彩礼,娶了媳妇没有两三万是下不了的。多少人家为了娶个媳妇到处借贷。没办法的事不是? 这姑娘跟来了,就把彩礼钱省出来了。 他笑了掏了一百过去,递给花花:“孩子拿着,是三叔给的。” 花花脸上羞红一片:“不要……太多了……真不要……” 英子掏出一百跟老三的一块给这姑娘塞衣服兜里:“拿着孩子,进了咱家的家门,就是咱家的人,别见外。” 再怎么生气,有这么一个准儿媳妇在,英子和老三都缓和了下来。 不能闹的太难看搅和了孩子的好事。 哑巴端着饭菜进来,往桌子上一放,英子就赶紧道:“再炒个青菜,炝个莲菜,弄个蛋汤啊……” 有儿媳妇,第一次登门,就不能随便吃点给打发了。 姑娘家跟来了,就是得想办法叫人家孩子留下。 哑巴笑着点头,出去张罗去了。 这一家子也是饿了,李仙儿拿了筷子,示意清丰:“赶紧吃……” 清丰先把筷子往花花手里一塞,然后就开吃。 这姑娘到底是有些矜持,不好意思夹菜,只拿着烧饼干啃。清丰的注意力全在花花身上,下筷如飞,一半自己吃了,一半给花花。 盆里的肉切的是大杂烩,算是拼盘。牛肉、羊肉、猪肉、猪头肉,猪下水啥都有的。 老大的筷子奔着猪心肉去,刚到跟前,清丰把他爸的筷子往外一推,夹了给花花。李仙儿看上猪耳朵,都夹到筷子上了,结果清丰的那一筷子跟她的有重叠的部分,她只得撒手,看着儿子把肉都夹到那姑娘面前的盘子里去了。 英子就那么看着,看着李仙儿的脸快成了猪肝色了,然后清丰还一个劲的说花花:“你自己夹嘛,赶紧吃。再不吃就没了。” 她是真想笑啊。这一幕何其相似! 当年才进门那两年,公公婆婆还都在,大年初一晌午饭是一块吃的。儿媳妇是不上桌吃的,只有老两口带着儿子和孙子孙女吃饭。她来回跑着给上菜,见到的金满城就是这个德行。筷子不停的夹,从亲爹亲妈的筷子上抢菜放在一个小碗里,那话是咋说的:“仙儿还没吃呢,都别抢,给仙儿留点。” 公公还罢了,当时婆婆那脸色啊,真是什么时候想起来什么时候就想笑。 这才多少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