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化外之地-《我的帝国无双》


    第(2/3)页

    偏偏赵匡胤走得极为干脆,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那么,就给段王叔、高仁温等找点事情做,无非就是对外扩张。

    其实本地南诏时代扩张欲极强,到段氏当权,相对温和,也是因为有北宋、越南的丁朝后来的李朝威胁,主要放在守成上。

    但现今,东北方向和东南方向,川蜀、贵州和岭南南道(越南)都是大齐疆土,威胁尽去。

    西北吐蕃地穷山恶水。

    向南和西南扩张,几乎是必然选择。

    其实便是自己是段氏族人,现今也必然会琢磨向西南扩展领土一事。

    而自己来说,便是给三大家族,找些事情做,令他们尽量少琢磨自己的王位。

    最好是陷入缅甸和泰国的泥沼,平叛之类,争斗不休。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本土之地,却渐渐中原化。

    至于卫道士团要进入的蒲甘和掸人国,就是后世的缅甸和泰国。

    掸人其实本来在现今大理国的南部,南诏时期其和南诏爆发战争,战败后不得不南迁,后来形成中原记载的暹罗国,也就是泰国的起源,掸人就是泰国泰族的先祖。

    陆宁的话,说得是中原官话,尔后朱丹臣用本地语翻译了一通。

    不过,镇南王早有公告,一年之后,羊苴咩城及东西两道和各州府官署,只用官话沟通,各部头人,需会说官话,如此方能诸部平和,沟通有序,少许多纷争。

    段氏时也是大力推动中原化,陆宁此举,一脉相承,只是更有针对性,倒没人有异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