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通过低成本为中心的“简单至上”的高效运营体系,尽一切可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在美国, costco(好市多)则以低价、精简的商品,优化的成本结构和诱人的购买氛围,成为了用户和业界追捧的“网红”,被誉为“沃尔玛唯一的对手”。 而在中国, 由于现代化市场经济起步晚,零售业到现在,还没有形成全国性巨头…… 与此同时,互联网已经蓬勃发展起来。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改变甚至取代了线下零售业正常的发展轨迹! 所以,中国的零售业中既没有产生沃尔玛,也没有产生711(虽然有类似的商业模式,但都没有形成全国性巨头)。 而是产生了与两者极其相似,却又截然不同的第三种模式…… 就是现在以易趣为代表的线上零售,电商模式! 其实仔细分析就可以明白, 作为一家b2c电商,易趣也在遵循着零售业发展的真理: 优质、低价和让购物触手可及。 低价和正品行货,就是易趣赖以起家的杀手锏(不包括淘宝)。 正是通过做到这两点,易趣从3c业务逐步扩展到家电、服饰、图书等品类,最终成为中国千万家庭一站式生活购物的首选平台。 当然,中国的市场又与国外不同。 相比正品,价格才是用户更关心的因素。 这也是像淘宝这样的c2c平台,能够崛起的关键(包括pdd)…… 但是,电商毕竟是只是线上渠道,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率现在还不高。 线下渠道还是老百姓购买商品的主要渠道; 同时,中国广阔的地域和城乡差距,导致用户的需求极为多样化! 这种情况下, 走线上+线下模式,就是必然的选择。 前世老马提出的“新零售”战略, 隋波越琢磨越觉得,的确是最适合中国市场的模式! 只是,等2016年阿里想搞这个的时候,中国的零售市场格局,其实已经定了。 无论家电连锁、商超连锁、便利店连锁,都涌现出了行业巨头。 导致老马也只能通过大规模投资,和战略合作的方式来推动。 这就费老鼻子劲了! 阿里对线下渠道的把控力低。 而自身发展到庞大的规模,也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再加上和腾讯、京东,甚至新兴起的pdd的竞争…… 根本没有足够的精力和能力, 去掀动和变革整个线下零售市场! 所以阿里的“新零售”战略显得虎头蛇尾,热炒了一阵就没什么动静了…… 这样一想, 其实在06年这个时候,隋波想搞这个事情,反而会更容易一点! 首先,家电连锁格局未定, 易趣拥有第三大的永乐股权,而且陈晓之前还干了一件妙事,他和大中谈了合并! 换言之,易趣在收购永乐之后,有很大的机会再拿下大中…… 这样一来,京沪两大重地都覆盖了。 就能和国美、苏宁,形成三强鼎立的局面。 而易趣除了线下渠道,还有线上优势和物流优势,未来这种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商超方面, 同样是一团混战,没有全国性巨头出现。 易趣虽然还没有开始布局,但是商超是比家电连锁,受电商冲击更大的领域。 等淘宝再过两年的时间发展起来,那时候商超的价值就更低了。 反倒是便利店的价值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凸显。 易趣已经投资了美宜佳,完了再在魔都和帝都投资两家, 基本也能够完成全国主要区域的覆盖需要了…… 这样一来, 等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支付起来。 易趣的“新零售”战略就彻底成型了! 我们中国有独特的文化和市场特点,干脆就走一条线上+线下的“新零售”路线…… 隋波想到这里,不禁有点想笑。 我这算不算是,把前世老马的思路给“发扬光大”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