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几天后,徐拙独自坐上了去省城的高铁。 京城这边的所有工作都已经进入正轨,于家老太太那边也拿出了初步的设计方案。 几千万的装修预算,使得老太太在设计店面的时候也放开了手脚,不仅大量使用比较傲昂贵的装饰材料,而且在设计风格上也比较大胆。 她放弃了大部分中式餐厅的那种雕梁画栋大片红色的传统风格,而是采用风格比较年轻化的轻工业风。 而在这个风格的基础上,又巧妙的采用了一些中式元素点缀。 比如中国结,比如年画,比如各种祥云雕刻等等,反正传统和创新相结合,使得整个饭店年轻中带着一丝丝传统,非常适合年轻人,也跟徐拙的整体人设比较符合。 不过这只是初稿,具体行不行还需要再次讨论。 毕竟于家老太太这次过来,可是把当年修缮故宫的老同事全都喊了过来,明天他们会特意开一个研讨会,讨论初稿的风格和具体细节。 要是可以的话就联系装修公司开始装修,要是不行,那就继续修改。 反正高手众多,又是常年在这方面打交道,所以大家对这些并不陌生,甚至还有些跃跃欲试,因为就徐拙这名气,新店出名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而出名后媒体肯定会全方位的报道,所以到时候参与设计的人,多少也能跟着沾光。 到了他们这个级别的人,对金钱什么的已经不在乎了,唯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名气,所以大家都格外用心。 这种研讨会,按理说应该徐拙这个当事人参加的。 不过他却得先回省城一趟,因为省城大学,同意开设烹饪相关的专业,不过不是学院,而是挂靠在酒店管理系的一个小专业。 后天就是挂牌仪式,徐拙作为这圈子的名人,自然得参加。 在高铁上,徐拙有些激动的搓着手,不知道烹饪专业的开通,系统会有什么样的奖励,有点小期待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