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种情况在全国各地都能见到,不过越是大城市,相对来说生存环境越好。 这里说的生存环境,并不是竞争少,而是愿意掏钱的顾客多,所以只要保证质量,店面就能存活。 徐拙觉得,系统之所以让他从一个五线小城市三级跳的来到京城,大概率就是为了能够让很多美食的传统做法得以保存。 毕竟在小地方,这种做法根本没有任何生存空间。 当然了,小地方有小地方的好处,就是可以做很多很地道的小吃。 但是一些名气很大的硬菜,在小地方就有点吃不开了,比如现在四方食府比较热卖的三丝鱼翅和鸡豆花,小地方就算做得很地道,也不大好卖。 因为没几个人愿意掏一百多块钱,就为了喝一碗清澈见底的鸡汤和一碗跟粉丝没区别的鱼翅。 面醒得差不多的时候,徐拙准备擀面条。 不过这时候,他准备先看看朋友圈的动态,看有多少人点赞和评论了。 结果他点开威信,看到朋友圈提示着有99条动态的时候,就知道事情有点不简单。 果然,他点开动态之后,发现好多人都表示要来吃。 其中最上面的一条评论是李浩发的:“徐老板,听说这玩意儿配面条也很好吃,我就啥也不说了,下班过去找你,你给我煮两斤挂面,我把你们吃剩下的鸡蛋酱搅和搅和给收拾干净。” 除了李浩发的之外,还有窦艺琼、孙盼盼、季明宇等京城的人,甚至连老杨头都表示,希望徐拙有时间也做给他尝尝。 这…… 一个鸡蛋酱而已,有什么好稀奇的嘛。 他看着盆里的面团,再看看这些嗷嗷叫准备来吃饭的人,觉得这一小块面团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徐拙想了想,把面团裹上保鲜膜放进冰箱里,然后换鞋下楼,去小超市买面条。 嗯,这个时候,还是买超市里的湿面条比较划算一些。 虽然口感差一点,但至少不累得慌。 除了面条之外,徐拙又买了一些肉和其他蔬菜。 大家过来吃饭,他肯定不能只弄一点面条,怎么也得准备一桌菜才行。 不然自己厨神的名头,就有点瞎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