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整个日本从二战开始到结束,他们的作战方式就从未改变过,一直都是炮兵炸后步兵冲的循环。 没有了可以用于炸的炮兵部队,日军就等于没有了最强的正面作战能力。 又或许是松山佑三的56师团,需要驻守畹町、芒市、龙陵、保山等地。 还要防备跑到印度的驻印远征军,从硬度翻越野人山打过来。 以及还需要想办法,摧毁给中国运输物资的驼峰航线各点。 任务如此繁多艰巨的松山师团,已经没有能力再调派更多主力部队,去支援进攻遇挫的竹内联队。 连步兵都派不出了,整个建制的炮兵大队就更不可能了。 除了这些,还有更重要的一点。 当看到对岸的防线越来越稳固,阵地上的士兵精气神都无比高昂,面对他们这些日军已经不再恐惧。 竹内连山和远征军打了这么久,很清楚想要打败这样一支部队有多困难。 更清楚随着时间继续下去,怒江防线必然会越来越稳固,竹内联队过江的希望会随之越来越渺茫。 在这种种因素之下,竹内连山彻底的冷静了下来。 不过…… 冷静并不代表没有战斗欲望,没有了继续进攻的希望,不代表就此放弃,更不代表要丢掉眼前这个松山阵地。 被军果主义洗脑的竹内连山,这时候终于想起了他最擅长的领域。 于是乎…… 本就以稳打稳扎出名,读的还是土木工程专业的竹内连山,彻底的将他的性格专业发挥到了极致。 开始了他的“乌龟刺猬”行动。 以松山为乌龟壳,以碉堡阵地为刺。 松山佑三没法派主力部队过来,竹内连山就通过他的口才,加上怒江确实可以阻挡国军反攻,说服了师团长松山佑三。 将师团所有工兵部队和器械,全部拉倒了松山上。 竹内联队旗下剩余的所有人,都以工程部队为核心开始布局。 以整个松山作为基础,以土木工程专业所学的知识,汇集一个超级工程蓝图,试图将松山修建成为一座超级碉堡。 简而言之就是一句话—— 既然我没有了火炮可以用,那我就缩在松山里面跟你打碉堡战。 我没有办法打过去,你也别想打过来。 咱们就在这耗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