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烈女怕缠郎-《诸天之角色扮演》


    第(2/3)页

    然后,吕不平又递给二丁。

    二丁不敢要,吓得拼命磕头。

    “小人知错了,小人真的知错了,这钱万万不敢要。”

    闻言,陌子鸣又道:“吕兄,他不要也就罢了,钱多了对他不是什么好事……”

    说到这里又冲着二丁说:“行了,洞里现在安全了,小黑身上的银子你可以收下来,以后踏踏实实做人。

    至于二人的尸首,你自己想法子弄走。”

    说完,抬手收了纸片了,示意吕不平主仆离开此地。

    吕不平叹息了一声,拍了拍二丁的肩:“记着陌子鸣刚才所说的话,以后不要再念心了,好好做人。”

    “是是是,小的记下了。”

    “这一百两银子你收着……”

    “不……”

    “你先听我讲完,你用这一百两银子帮我在村子里收药材,过几天我派人来运走。”

    “哦,好的好的,多谢吕大哥,多谢。”

    一场绑架闹剧,至此也就算收场了。

    至于二丁如何去收场,那是他自己的事,没让他吃官司已经算是法外开恩。

    当晚,为示感谢,也为了庆祝虎口脱险,吕不平宴请了陌子鸣,同时还将冯生也请了过来,说大家都是读书人,不如一起聚一聚,交流一番。

    说白了,这家伙是趁此机会与冯生拉近关系。

    说不定以后就是连襟了。

    对于吕不平追求辛九娘一事,冯生心知肚明,也曾与十四娘私下里聊过。

    对此,辛十四娘持中立态度,两边都不掺和,一切随缘。

    毕竟她与姐姐皆不是普通人,不存在什么要找个男人做依靠什么的,总之一切全凭缘份。

    冯生倒是愿意凑成此事。

    一来,他欠着陌子鸣一份大人情,而吕不平与陌子鸣乃是好友。

    二来,通过交谈,他发现吕不平为人还是挺不错的,虽说家境优越,但却没有一丝纨绔气息,又是个秀才。

    关键是他能感觉到,吕不平对九娘的确是一片痴情,并非一时冲动。

    于是,在酒席散时主动邀请道:“来而不往非礼也,过两日小弟在家里摆下酒席,还请陌兄与吕兄光临寒舍喝上几杯。”

    很明显,这是在给吕不平制造登门的机会。

    吕不平惊喜不已,话中有话拱手道:“那就多谢冯兄的美意了。”

    回到家中,陌子鸣借着酒兴与娘子一番缠绵,随后开始打坐调息。

    “咦?”

    刚收敛心神,却又惊咦一声。

    “相公,怎么了?”

    白素贞关切地问。

    “灵火好像进入休眠状态了。”

    “休眠?难道是因为吸收了山洞里那块奇石能量的原因?”

    山洞里的经历,陌子鸣已经给白素贞讲过了,她也说不清那石头是什么,毕竟天底下各类天材地宝种类繁多,恐怕没几个人能认的全。

    “应该是这样。”

    白素贞喜道:“那就太好了,说不定这次可以进化。”

    本是一句无心之语,没曾想,数日之后灵火还真的进化了,晋级为二品灵火。

    如此一来,不仅极限温度更高,陌子鸣施展起来也更加的得心应手。

    于是,陌子鸣开始沉醉于炼丹之术,准备了不少药材,一炉接一炉炼制一些常用的丹药。

    就目前来说,白素贞炼丹的手法还是远超陌子鸣的。

    不过小青与婴宁可就差远了,白素贞便趁着这个机会,让二女也跟着学习一些基本的炼丹术。

    不觉间一个多月过去。

    吕不平的药材陆陆续续收的差不多了,准备亲自押运返回江南。

    这家伙厚着脸皮再三央求辛九娘随他一起回江南一趟,或许是其“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精神终于打动了辛九娘。

    也或许是烈女怕缠郎……

    总之,辛九娘总算松了口,答应回江南一趟。

    经与白素贞、小青、十四娘商议之后,又与女儿沟通了一番,婴宁暂且不回,留下来继续修炼。

    这下,吕不平总算是得偿所愿,激动得仿佛中状元一般启程归乡。

    虽说辛九娘暂时还没有答应与之结为连理,但既然同意与之一起归乡,那就意味着这事已经成了一半。

    接下来,再多哄哄……想来好事就成双了。

    吕不平开之后没多久,白素贞的境界有所突破,需要静修一段时间。

    正好,陌子鸣的修炼也迈入了一个小瓶颈阶段,毕竟再突破的话便是一重大境界。

    于是决定趁着白素贞静修之时出去四处走走,游览大好河山,欣赏沿途风土人情,以增广见闻,提升阅历。

    这一走,可就走得有点远了,渡长江,游赤壁,过中原,涉黄河……

    由东向北,再由北沿西南而下,步行、骑马、坐船、马车……转了一个大圈。

    而这一路上,也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佳句。

    比如:“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再比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还有:“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每一首,皆称得上是传世精品,故而顿引起了一片轰动。

    毕竟陌子鸣沉寂已久,许久未见作品现世,便有人私下里议论,说陌子鸣恐怕是江郎才尽,方才借口闭门苦读。

    哪知,这一下子来了个大爆发,怎不让人惊讶?

    有人甚至专程跑去追寻陌子鸣的脚迹,结果始终慢一拍,追不上。

    这日里,陌子鸣来到了一处偏远的小镇,镇外有一高大的牌坊,书写:平安镇。

    一入镇,方知此镇一点都不平安。

    百姓人心惶惶,街上还有几户人家设着灵堂。

    一打听方才知道,近日里平安镇乃至于四周的乡村在闹一种怪病,一旦患病,几个时辰之内便会全身溃烂而死。

    当地郎中皆查不出病因。

    有人从县里请来了名医,同样束手无策,说从未见过如此奇怪的病。

    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有条件的干脆拖家带口投外地亲戚去了。

    陌子鸣走到街尾时,见到有百姓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神色不安地议论着。

    上前一看,原来街边躺着一具尸体,看样子也不像乞丐,倒像是个穷苦书生,也不知为何死在街边。

    症状与最近闹的怪病一样,露在外面的肌肤仿佛开水烫过一般,一片溃烂,稍近一些还能闻到一股子恶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