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长治久安-《天下末年》
第(3/3)页
最终,二王并驾前驱,同过渭桥。
过了渭桥,面对道路两侧百姓,高诚一直保持着肃重的面庞,坐在车驾中央,不为所动。
七旒冠冕遮面,也让那些普通百姓更加的敬畏。
从今天起,他们就不是汉民,而是周民了。
封王大典,定在一月之后。
毕竟,关中百姓在历经大洪一事后,对征西将军府,噢,不对,现在应该称周王了。
对待周王及其百官的感官好上不少,周兵的仁义之师,也为周王添光添彩。普通百姓如此,那些关中士族也是如此。
他们对于高诚封周王这件事,更加的眼前一亮。既然封王,那就代表着具有可以投资的实力了。
师出有名。
关中那些世家迟迟未曾投靠,更重要的便是高诚一直都是征西将军。将军幕府的重要职权,早就被高诚亲腹把持,几乎没有上升的空间。而且,面对相国董卓、晋汉大将军丁原、燕汉大将军袁绍、左将军袁术,这几位实力超群的诸侯,一个征西将军确实不够看。
但现在,只要一封王,那就代表着会有许多位置,来足以安纳士族中人。同时,不论这场乱世由谁来终结,都不会对这些周王下属属官加以迫害,他们也需要这群人来继续维持关中的统制。
这就是封建王朝!
征西将军府幕府下属属官,不是亲族就是亲信。而周王府下属属官,又是另外一个概念。
如果说前者是因为利益和对高诚的敬畏,从而形成一个集团。那么后者,便是择主而事,周王是君王,而非主公。
一个月后,那就是明岁了。
按照钟繇的计划,便是现在长安举办封王大典,立宗庙社稷,赦文武百官。其后,前往左冯诩栗邑西北百里的黄帝陵,行大祭!
祭黄帝陵当然不是钟繇的注意,是高诚的注意。
身为一封王,祭拜黄帝陵跟直接造反没啥区别。因为,汉帝不会允许。
但现在嘛,汉帝在丁原手里,傀儡一般,大可无视。而晋王丁原、魏王董卓,想要祭拜黄帝陵,自此引以社稷香火,没有高诚同意那可不行。
不过,这种事,还是要搞出个由头,来引出祭黄帝陵。冒冒失失的直接去祭拜,只怕会惹得众怒啊!
长安,除了封王一事外,另外便是要考虑周国朝堂权利的平衡了。而这一切,都要在封王大典开始前,准备妥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