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国士之称,他值得!-《典藏华夏开局盘点十大千古人物》


    第(2/3)页

    华夏文化研究院,最开始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弘扬华夏文化。

    然而,这么多年,华夏文化在他们手里,越来越变得死板和学究化。

    就算国内有一些历史性的节目,但是也多是一些综艺娱乐性质,有几个真的在认真还原历史的?

    这些节目的最大用处,就是使得人们对华夏文化有一时的热度讨论,但是绝对不是像《典藏》这样,使得华夏文化在整个世界都开始变得广泛。

    可以说,华夏文化,现在不仅在国内传播,还在国内传扬。

    就这一点,陈季同接手院长以来,哪怕是关弘深当院长的时候,都从未做到过。

    陈季同眼中升起郑重,他看着关弘深,

    “老师,我知道了!”

    “林毅,他当得这国士之称!”

    ......

    而与此同时,历史研究院中。

    胡正涛看着手中的报纸,也欣慰的点头,放下手中的茶。

    他面前站着自己的新收的博士研究员,吴信天。

    吴信天偷偷看着胡正涛手中的报纸,随后将手上的资料放到胡正涛的桌子上。

    “院长。”

    胡正涛抬头看着吴信天,将那些资料拿到手里。

    “虞姬墓的资料整理好了?核心期刊登了吗?”

    吴信天点头,但是目光还是放在胡正涛旁边的报纸上。

    他也上网,所以自然知道昨晚上华夏日报发的围脖。

    但是,发围脖是一回事,真正的登在报纸上又是另一回事。

    围脖可以更改,报纸可就是真的对国民广而告之,并且不可更改。

    胡正涛看到吴信天的目光,他笑了笑。

    “怎么,你对这个报纸感兴趣?”

    吴信天憨憨一笑。

    “院长,这个消息我知道,但是您不觉得这个名称,有些高了吗?”

    胡正涛看着吴信天,随后伸手指在报纸上的国士两个字上。

    “你觉得这两个字,太高了?”

    吴信天点头,不仅他,网络上一些网友也觉得这名称似乎有些高。

    至少对于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来说,很高。

    胡正涛摇头,看着吴信天,随和的笑着说道:“在你们这些年轻人眼里或许太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