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可是。。。。。。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当五年,十年,他们手底下的那批学生,都毕业了,都走上社会了,到时候经历了社会的残酷,现实的无奈。 千回百转,当他们发现,自己“堂堂”的一个大学生,竟然,竟然沦落至此。 不要说实现“他们以前的老师”的期望,比他们要强得多了,找份工作,也是一个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 老师,都轮不到一般的大学生了。 一旦如此了,那么这些“天子骄子”们,他们又有什么面目,去面对以前的老师,去如何,回应他们的老师多年前许下的善意谎言呢???? 这个,貌似真的很难做到了。 那么如此以来,这就形成了剧烈的反差了—— 家长们,都在期盼着自己的孩子,在读完了大学之后,找到一份好工作,有一个比他们要好的人生。 可是,结果呢,大学读完了,然后,也就完了。 他们的孩子比他们强?不一定,甚至,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还不如靠着一技之长,甚至是基本谋生手段的,养活一家人的父母。 不然,也不会有啃老族,这个新兴名词的诞生了。 诸多莘莘学子尤其贫困的农村子弟之所以放弃读书这条向上攀跃的路径,极重要的原因。 就是普通人在现实中很难看到靠个人努力、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很多人因此才会选择放弃读书。 站在这个角度,读书究竟还有没有用???? 能否让更多普通人凭此寻到良好出路,改善自己的社会生存环境,如此犀利的问题。 其实不仅拷问教育公平和就业公平,同时也在拷问公平的底线。 第(3/3)页